您好,欢迎光临哈尔滨联合农商银行! 本网站支持IPv6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我行行动 > 今日农商

“你种田 我服务”——看看哈尔滨市联社给的答案

  “你种田 我服务”——看看哈尔滨市联社给的答案

  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报道(记者 吕丹丹):近日,五常市民富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石畅算了一笔账:“我们以每亩850—1000元的价格,把农民手里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。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资,利用大型农机作业,成本低、效率高、产量好。丰收季需要用人的时候,农户就来合作社打工,每天工资在200元到400元不等。无论是对合作社,还是对农户来说,土地流转都是‘双赢’的选择。”

  近年来,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由原来的单一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复合型转变,黑龙江省以土地流转为载体,大力培育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有力推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,激活了现代农业的“一池春水”。

  “现在,村里不少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,种地的农户一般都在60多岁左右。对他们来说,种地成了难题。所以,乡亲们都把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。在哈尔滨市联社‘谁种地 服务谁’的贷款支持下,目前我们种植的土地已经达到几千亩了。”哈尔滨市呼兰区晓雨农作物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春宇说。

  针对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新变化,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,黑龙江省农村信用联社始终坚守服务“三农”的初心,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,确保服务“三农”无死角,为百姓办实事、解难题。2021年,哈尔滨市联社贯彻落实省联社的战略部署,守初心、谋发展,创新提出“谁种地 服务谁”课题,将普惠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,保障粮食安全,助推农业现代化,助力乡村振兴。截至目前,哈尔滨市联社累计支持各类合作社、种养大户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299户,金额达37.3亿元。

  “农信社根在农村,土地就是我们阵地。在金融服务“三农”上,我们要守住这块土地。”哈尔滨市联社党组书记、理事长姚杰的一句承诺掷地有声。

  如何抓住机遇?

  做实客户基本盘 做深农村主阵地

  “对农村市场的判断,要放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两个大背景下考量。这其中有危也有机,关键要认清形势,把握住政策机遇,灵活调整经营策略。”姚杰说,“首先,需要清醒认识到城市化对农信系统业务基础带来的挑战。中国城市化还在路上,未来五到十年,人口会继续向大城市集中,农村人口会进一步减少,这对我们传统信贷服务模式会带来很大冲击。”

  但同时,姚杰表示,农信系统也要看到乡村振兴战略与共同富裕国策带来的历史机遇。作为新时代城市反哺农村、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一个过程。一方面,乡村振兴会产生大规模的投资,给农信系统带来巨大市场机遇;另一方面,农业农村现代化也会促进农村要素市场化和经济活动金融化,形成巨大的金融需求。

  

  哈尔滨市联社党组书记、理事长姚杰接受国际在线专访 摄影 吕岩

  新的市场环境不同以往。过去十年,农村经济组织以小农经济加个体从业、间断性务工为主,未来十年,伴随农民融入城市,农业经营模式或会发生变化,农业产业化、农民职业化或将成为潮流。要把握乡村振兴大战略的市场机遇,仅靠传统产品和服务体系显然不够,哈尔滨农信需要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蜕变升华。

  对此,姚杰表示:“我们需要顺应和厘清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的金融需求特点和变化趋势,既要充分发挥农信系统人缘、地缘优势,又要挖掘乡村振兴政策红利,找到新发力点。我们要以全新农村金融发展思路及时调整自身经营策略,积极拥抱市场,准确挖掘农村金融需求,配套加大农村金融供给,建设能适应未来市场环境的农信家园文化。”

  谁来种地?

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唱主角 节本又增效

  相比于父辈留守农村勤勤恳恳地耕田种地,“农二代”王显东算了一笔账,种植水稻的收入每亩大概在500-600元,需要忙活四五个月,种子、化肥、农药都得自己采购,农机也要自己雇,水稻的播种、植保、收获都得靠自己。“自己种地成本高、收益低。不如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,我再去城里打工,这不就有了双笔收入。”王显东说。

  “谁种地?这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现实问题,也是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方向问题。”哈尔滨市联社党组书记、理事长姚杰分析说,目前,在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空心化、农民老龄化、农业生产要素成本高,这些因素都在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。土地流转、托管既把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,又因为统一经营降低了种地成本,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
  

  哈尔滨市联社举行“谁种地 服务谁”课题专项推进会议 供图 哈尔滨市联社

  为此,哈尔滨市联社在省联社的战略部署下,围绕如何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这个目标要求,深入所辖基层行社,广泛开展调研活动,与地方政府充分沟通,挖掘金融服务过程中的难点问题,集合所辖地区土地耕种模式的一手信息。

  姚杰表示,耕种的趋势、模式有所转化,农信社的金融服务也要因势而变。这是推动全市农合机构业务经营发展的需要,是坚守服务“三农”初心的需要,更是服务农业强省、助力乡村振兴的需要。

  如何服务?

  “一户一策”专属方案打头阵 扩面又精准

  “今年我们一共种了13.6万亩玉米。”看着堆成小山的玉米,黑龙江省铧镒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杜滨喜上眉梢。

  今年1月8日,哈尔滨市联社与黑龙江省龙睿资产经营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双城联社为试点,推出了土地(粮食)预期收益权质押信贷产品。杜滨就是首批“吃螃蟹的人”。

  “双城联社的工作人员上门宣传,我们刚好有贷款方面的需求,双方一拍即合。1200万元的贷款,我们用于土地流转和购买农资。正是在这笔贷款的支持下,我们今年多种了1万多亩地,扩大了种植规模。”杜滨说,“过去我们想要贷款,必须用粮食、房产等实物进行抵押,但如今可以用粮食预期收益进行质押,解决了有效抵押物不足的问题,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,可以有更多资金投入到耕种中。”

  

  双城联社工作人员走访黑龙江省铧镒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摄影 吕岩

  自2021年初“谁种地、服务谁”课题在“新起航专项行动”启动会议上被提出以来,哈尔滨市联社召开专题会议,制定行动方案,构建经营管理考评体系,在指导辖内各级行社层层落实的同时,鼓励各级行社结合当地实际,多措并举,寻求破题之法。

  呼兰联社制定《“谁种地 服务谁”工作实施意见》后,依托整村授信全面梳理客户信息,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%预授信;尚志联社与辖区各乡镇及村两委签订《党建共创共建协议书》,派出金融专员赴各乡镇、村(社区)开展金融服务工作,通过资金下沉、服务下沉、知识下沉、产品下沉,深挖客户资源;五常农商银行聚焦种粮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按照《五常农商银行“新农贷”贷款管理办法》对其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……

  8月,哈尔滨市联社“谁种地 服务谁”课题提出后的大半年,姚杰带领着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五常农商银行调研“谁种地 服务谁”的落实情况。在姚杰看来,服务“三农”是一项长期且系统性的工程,不能一蹴而就,需要反复推敲、持续推进,更要与一线客户经理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“面对面”,了解他们对“谁种地 服务谁”的认识程度、落实情况。

  一方面,哈尔滨市联社进行顶层设计,根据土地经营主体的反馈,量身定制信贷产品,“一户一策”精准地提供服务。另一方面,客户经理要下沉服务,细分客户群体,巩固市场地位,做到打基础、立长远,持续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。

  怎样延伸?

  回归本源深化管理不松劲 守正又创新

  “我们提出‘谁种地 服务谁’绝不是只服务种地的客户群体。我们要形成金融服务的全覆盖,真正做到普惠金融。”在姚杰看来,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,解决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问题。而如何服务不种地的小农户,则有助于开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新格局。

  “自从土地托管给了合作社,我就闲下来了。在农信社的贷款支持下,现在在家养养牛,年收入翻了几番。”巴彦县的农户丁彦香激动地说。

  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,提供差异化产品与服务,这样的变化也对客户经理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
  “模式的转变,关键在人的转变、思想观念的转变。我们的客户经理要顺势而变,成为职业客户经理,从单一地服务农户向服务公司类客户群体转变。”姚杰表示,信贷人员要提升个人素质和专业素养,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;哈尔滨市联社也要通过完善管理机制、创新信贷产品、引入第三方担保,提升自身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。

  

  木兰农商银行“整村授信+百日进万企综合外拓营销”培训 供图 哈尔滨市联社

  加快农业现代化,是新发展阶段破解“三农”问题的必然要求,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,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龙江的基础工程。

  “我们要坚守初心、顺势而为。”姚杰说,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,哈尔滨市联社将继续以黑龙江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针,贯彻落实省联社服务乡村振兴的部署安排,坚守服务“三农”的责任田,扛起地方金融主力军的担当,用无死角的金融服务全力推进经营格局从小农向现代规模递进、生产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,让更多的百姓在喜悦中大步迈向乡村振兴、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。

友情链接
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
微信银行
手机银行
哈尔滨联合农商银行 版权所有 地址: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南京路4437号 电话:96388 传真:0454-68953642 E-mail: heblhxs@163.com 黑ICP备2023002175号